2007-09-13

回顧

這陣子心理的轉變很大,要讓自己回歸正常,先來回顧這些日子發生的事。

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漸漸的糜爛起來。是這陣子嗎?是跟月慈的巧遇嗎?是從打桌球開始嗎?是從跟俐岑去看電影開始嗎?是從玩攝影開始嗎?是卡丁害的嗎?還是更早更早因為同學會跟Betty聊天那時開始呢?亦或這個blog才是開端?

回頭看看,會再度開始寫Blog是因為Wring的關係。意外看到了她的Blog,讓我開始想紀錄起一切,也是那時開始,這個Blog的訪客就多了一位。一直以來都只有冠盈知道這個地方,雖然一開始並沒有特別不想讓人看的部份,以前主要的blog也不是這裡,不過不喜歡人多嘴雜的感覺,所以一旦開始想在這寫東西,就不希望傳出去,而且這裡的目的本來就是讓自己有個暢所欲言的地方,而不是處處受綁。所以對於這保密這一點就變得重要了,我會告訴她這個地方的人,必定是相信絕對不會賣掉我的人,評判的標準,就只是我個人的感覺,這就夠了。

當初因為同學會開始跟Betty聊天,接下來弄IPTV,後來就不斷的有在聊天,就像遇難者在汪洋大海中遇到一塊浮木般,巴著不放。因為生活的單調,這反而成為唯一的出口。也因這樣,這裡又多了一位訪客,其實跟Betty認識很久很久了,就算以前並不熟,但也大致知道她是怎樣的人,所以對於告訴她這個地方並不需要太多的猶豫。仔細想想,當初的確有因聊天而稍微中斷了進度,雖然最後又回到了路上,但那應該可以算是開始吧。

卡丁是宅宅的聖物,在假日無聊宅在家時,有一陣子它成了消磨時間的玩意兒。跟一群朋友一起玩也是別有一番樂趣,雖然不至於沉迷,但也殺掉了不少時間。

再來因為Wolfer買了DSLR,在Roger的婚禮那天玩過之後,深深的感覺到攝影的有趣之處,也因此換了台DC,也就是現在的A710。之後就開始練習各種照相的方式、效果、技巧等,雖然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,但確實讓我著迷,心中有種感覺:總有一天,我也會踏上單眼之路吧。

暑假總是強檔大片不斷上映的日子,今年也不例外。跟家人去看了哈利波特,本來想約Wring去看變型金剛的,但她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我,真是十分過份!後來某天發現俐岑也還沒看,似乎也有去看的打算,就相約一起去微風國賓看了它。事實上這件事在當時對進度並沒有啥影響,不過現在想起來,不斷的享受生活這一點似乎是很大的問題。

桌球從大學開始就跟我有種神秘的關係,從大一因為桌球而跟冠盈、Ike、ra、polpol變熟[1],雖然我們之間的網絡只有我們自己瞭解,但確實是因為這樣才讓我學會了桌球。大一之後因為種種奇怪的原因讓我很少再涉足桌球領域,實力也不斷下降,但似乎桌球就這樣變成了專長之一。當兵時有空常跟小砲切磋球技,好像只打贏過他一次,不過也讓軍中弟兄都有種我桌球很強的錯覺,其實都只是騙吃騙吃罷了。上班後公司雖然有球桌,但沒有社團,所以我也沒再想過會去碰到桌球,直到有一天看到Jane跟他們部門的在打球,才開始想說是不是也來打一下球呢?有趣的是隔天就看到Paul走去要跟他們打球,既然有機會可以打打球,我跟Wolfer也就進去看看囉,這就是桌球的開端。一開始只是因為無聊想打打球,但後來卻不知不覺變成一種習慣,好像每天都要下去打一下球一樣。除了想打球之外,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Jane,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喜歡跟她打球,因為跟女生打球要抓分寸是很困難的一件事,但我很喜歡看她打球,看著她在場上蹦蹦跳跳的會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。本來一直以為是想打球才會每天時間差不多就想下去,直到遇到了Bing跟Betty(公司的一位桌球高手,就叫她Betty2吧)才發現跟本就不是這樣的。在一間沒有社團的公司中,除非因為案子有所交集,不然不太容易認識到別部門的人,這是我一直覺得可惜的地方,現在卻因為桌球而有機會跟別的部門有所認識,這點讓人十分開心。在遇到Bing他們之前,認為跟Jane他們打桌球是因桌球有趣而打,在遇到他們之後,才發現原來是為了交朋友而打,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情有所轉換而打,這不能叫打球,頂多只能叫玩球,因為跟他們打球不會進步,說不定還有點退步了。發現了這點後,我只有跟Jane說出了我所想的,因為只有她看出來這點[2]。跟他們打球對於輸贏我並沒有那麼在意,不像面對Bing跟Betty2會讓人思考該怎麼打比較好,加上他們沒有練過球,應該看不太出來整件事情。除了Jane外,還有一個人知道這件事,就是彥欣,我沒有跟她說過玩球的理論,但她是唯一看過我認真打球的人,只有她知道這之間的打法有多大差異,所以就算沒有明說,她應該也能夠瞭解。

跟月慈的巧遇也是這陣子發生的事,過程不再贅述,但那晚聊天的內容卻引發了很多感觸。進公司以來,發生了很多很多事,學到了很多,也產生了很多迷惑。那晚討論了很多這方面的事,月慈在這種事情上總是很有看法,所以跟她討論是件開心的事,不會只有我單方面的意見,加上在同樣產業,基本上很多東西都容易有所共鳴,這樣聊起天來,更是愉快。Jane說她是我的心上人,我極度否認,雖然我們非常聊的來,但對於她我也瞭解非常深入,我知道她是怎樣的人,所以對我而言她只能當普通朋友,這樣說很失禮,但我是這樣認為的。另一個可以陪我聊這方面的人就是彥欣,她比較早踏入社會,多看了一些事,當遇到疑惑時我會想去向她請教,從她身上可以得到一些經驗跟職場現象,這是非常有幫助的。舉例來說,曾經問她同事是否很難成為朋友?對於每一階段都有不同朋友的我而言,這一點讓人不太能接受,但聽過她解釋,加上不斷的觀查,似乎這就是現實。

最後是這陣子,自從打桌球跟Jane認識後,雖然不常面對面的聊天,但在msn上聊天的次數可以說不算少了。加上前幾天出去玩後[3],讓我有種陷入迷霧的感覺。不諱言的,出去玩面對她時,有一瞬間確實有種心動的感覺,這一點讓人十分困擾,有種越偏越遠的感覺。跟她出去玩確實非常開心,無法確定是場地因素或是人的因素,或是都有,但心裡還想跟她出去是事實。前幾天她說警衛要帶她去二子坪,她來約我,事實上我非常開心,因為我也想出去玩,但跟彥欣討論完後,我做出的卻是說服她不要去,感覺的出來她的想去與失望,但比起我個人的玩心,她的安全更重要,所以這樣做應該是對的吧。

前天,第二次跟Betty2打球,後來Bing也來了,那天輸的很慘,因為我迷惑了。現在的生活很好,每天早上寫寫網誌,上班寫程式,下班打球,假日出去玩,照相,聊天,散心。非常非常自由自在,也非常輕鬆,讓人捨不得這樣的生活。但,這跟本不是我對的路,妳們都瞭解吧,這就像睡針床的苦行僧忽然有天睡到了彈簧床,難以自拔,但他心中明白,這不是長久的,總要再回去睡針床的,在彈簧床上呆的越久,回去就會越辛苦。這兩週一切的進度都停擺了,再這樣下去之前的努力將毀於一旦、煙消雲散,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,但卻是在一夕毀滅。如臨深淵,戒慎恐懼,因此我給自己四天的時間反省,剛好這兩天Jane請假,現在心中有無數的迷惘,在這四天內要把一切釐清,回歸正途,旅途中的岔路該到盡頭,是往前的時候了。四天後我會把結論再寫出來,以為謹惕。

[1] 一開始跟冠盈認識是因為筆記的關係,這是在整理 e-mail時發現的。
[2] 昨天遇見Kevin,他說我變強了,我只能笑笑的說是上次手感比較好。
[3] 詳見偷得浮生半日閒三部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